央行行长: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,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
3月3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坚定信心、守正创新,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”有关情况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表示,过去十年,我国通货膨胀指数平均为2%。从全球通胀率来看,这一成绩来之不易。
我国近10年通胀稳定在2%左右
央行行长:非常理想
易纲指出,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首要就是保持币值稳定,而币值稳定有两层含义,第一层含义就是物价稳定。
“大家知道,去年全球通货膨胀严重,是40多年以来最高的通货膨胀,欧、美,还有许多国家,都呈现8%、9%、10%的通货膨胀。但我国去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为2%,这是非常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。”易纲说。
实际上,即便是回看过去十年,也即2013年到2022年这十年,中国的通货膨胀指数平均也是2%。易纲透露,在过去十年里,我国最高CPI达到过2.9%,最低是0.9%,平均为2%,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。
币值稳定的第二层含义,就是汇率的基本稳定。据易纲介绍,近五年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“7”又回到“7”以下,双向波动,弹性增强,在全球各种货币中,人民币都非常稳健,且这种有弹性的市场化汇率制度,也为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。
易纲也同时指出,下一步,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
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
对绿色能源、科技创新行业
将继续加大支持
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上,易纲表示,央行推出了适度的货币政策。目前,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余额有6.4万亿人民币,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5%左右,总体上是适度的比例和水平。
在结构性货币政策上,易纲认为主要有两个支持重点:一是支持小微企业、民营经济。二是绿色金融。据悉,2022年,我国普惠小微贷款的余额接近24万亿人民币,授信户数超过5600万户。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,央行也有两个支持工具,去年带动的碳减排相当于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“下一步,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、制造业、绿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。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、乡村振兴、就业等普惠金融服务。”
将推动金融稳定法出台
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
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稳定经济的重中之重。
对此,易纲指出,最近这些年,我国金融风险总体上是收敛的,目前我国4家最大的银行都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,它们的资本实力居全球前四位。其他银行,包括股份制银行、中小银行等,大部分的经营也是稳健的,少数问题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了重要进展。
易纲表示,下一步,央行将压实各方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。据悉,金融稳定法已通过了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,为此,央行也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,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,保护最广大的老百姓、中小投资者、被保险人的利益。善始善终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,加强常态化监管,支持平台企业健康规范发展。
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北京报道
责编邓旆光编辑郭庄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