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根基层,他为流动党员在雪域高原找到“家”

时间 • 2025-11-08 03:00:04
党员
流动

“作为一名老党员,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,我感到十分荣幸。”6月28日下午,在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、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现场,大邑县安仁镇人民政府四级调研员、成都市流动党员西藏党委专职党建指导员谭海泉激动地说。

“我与其余党员同志一样,都是为了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提及自己受到的表彰,谭海泉表示,他将带着这份荣誉继续在党建工作中砥砺前行。

今年57岁的谭海泉入党超过30年。他主动奔赴雪域高原,担任在藏流动党组织党建指导员13年,带领在藏流动党组织从成立之初的19名流动党员发展为如今管理上千名流动党员、服务20余万名在藏农民工的党组织。

多年来,谭海泉坚持“党员流动到哪里,党组织就建到哪里”的原则,不断健全流动党组织,让广大流动党员在雪域高原找到了“家”。“我们根据流动党员数量、分布、职业等情况,灵活设立乡缘型、地缘型、业缘型党组织21个,并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项目工地建立若干个临时党支部,实行流入地与流出地组织部门双重管理,形成以拉萨市为中心,覆盖西藏各地的流动党员党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。”

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难,重在“建”,难在“管”。谭海泉介绍说,川藏两地始终高度重视流动党委工作,坚持齐抓共管,共同推进党员共管、活动联办;同时,还将流动党员纳入川藏两地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,依托各级党校及各类培训机构,先后举办多期流动党员示范培训班、开展工地送学活动、设立微信教学群、组建流动党员宣讲队等。“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,实现党员行千里,教育不脱节,管理不断线。”

流动党员队伍中,青壮年和创业者居多。在多年的工作中,谭海泉引导在藏各行各业成都籍务工经商人员,积极投身西藏经济社会建设、发挥纽带作用促进两地经济交流发展。“我们通过援建项目方式,先后筹资300余万元援建拉鲁社区便民服务站、扎西妥门社区扶贫砖厂、乃东区扶贫危房改造、幸福社区示范经济一条街、达当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民生项目。”谭海泉说,以援建产业的方式,来帮助藏区夯实发展基础,创造就业机会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
“获得成都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,这是对我多年工作的认可。接下来,我将继续奋斗在党建工作之中。作为一个党员,这是我终生奋斗的事业。”谭海泉说。

红星新闻记者彭惊摄影记者吕国应

编辑陈怡西
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