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部:适时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,确保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
如何评价今年外贸发展形势?11月24日,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,会上,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提到,在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背后,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增大,困难增多,“有单不敢接”、“增收不增利”现象较为普遍。外贸发展还存在很多隐忧,不能盲目乐观。
他指出,具体到微观企业主体,主要有六大困难,表现为“三多三少”。
三多:一是贸易风险多,很多企业的订单被延迟或取消,收汇风险加大。二是成本上涨多,海运运价仍处在高位,原材料价格上涨,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商品研究局(CRB)指数达到235,较去年低点上涨一倍多。三是供应链堵点多,多国仍未全面复工复产,港口持续拥堵,全球主干航线准班率从去年5月的73.6%下降至今年10月的17%。
三少:一是订单少,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。二是芯片少,机构预测供应紧张情况可能持续至2023年。三是制造业劳动力偏少,部分地区外贸企业面临季节性用工短缺。
任鸿斌表示,下一步将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,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周期调节工作,适时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,确保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。着力从“稳主体、促创新、强韧性、拓市场”等4方面开展工作。
一是稳主体,防范化解外贸领域风险。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狠抓政策落实,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,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,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,提高便利化水平,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。
二是促创新,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。做好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有关工作,发挥好跨境电商、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,建设好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,促进绿色贸易发展。
三是强韧性,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。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各类平台;实施好对外贸易畅通行动,推进物流畅通、结算畅通。
四是拓市场,加强国际经贸合作。充分发挥贸易畅通工作组作用,用好已商签的自贸协定,精心办好广交会、进博会、服贸会等重大展会,指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。
2021年11月7日,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,自动起重机在吊装外贸集装箱。图据ICphoto
红星新闻记者王田
责编任志江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